召会在120个国家,建立当地人的召会 Churches with Local Sain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120 Countries

【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】台北市召會周復初長老受訪時表示,召會海外開展從倪柝聲弟兄開始,在世界六大洲陸續建立逾4000多處地方召會,目前在全球190個國家,120個國家都有召會,有的國家甚至有幾百處召會,這些國家所佔的人口,佔全球總人口的90%,除了全職的傳道人及宣教士之外,更多是經商、工作或是求學的聖徒在開展,所建立的不是華人教會,乃是當地人的教會,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,目的都是帶人得救,已建造基督宇宙的身體。

這國度福音要傳遍所有居人之地
召會能在全球六大洲開展,最大的原因是領受馬太福音廿四章「這國度的福音要傳遍所有居人之地,向萬民作見證」的異象。看見的是「一個宇宙的身體,顯在各地方召會中,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」,這異象帶領著召會的弟兄姊妹無論是求學、工作以及移民,他們就是到當地去傳揚福音,成為盡功用的肢體。

召會海外的開展,通常都是從召會弟兄姊妹的家開始,不是先蓋一個禮拜堂,這是從聖經使徒行傳的教導而來。去海外讀書的召會聖徒,過程中常跟台灣的召會有交通,事實上,台灣的召會有時候也會去歐洲,就跟當地的召會聖徒有接觸,六大洲當地的召會聖徒,彼此都有很緊密的互動與連結,都在交通及團契中。

談到異國異文化的宣教,周長老強調,語言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,只要能把福音真理講清楚,就很好了,不需要把你「本國的文化帶去」,以召會的聖徒為例,無論是在台灣還是海外,都過著「晨晨復興,日日禱告」、「陪著弟兄姊妹讀聖經追求真理」及「每週有一個晚上,帶著當地的弟兄姊妹出去傳福音」的生活,以印度為例,去年就有一千多位新人受浸,他們都是印度本地人,其中85%原本是印度教與回教背景,原因就是印度本地的召會聖徒自己去傳福音,他們覺得「這福音真好」,於是他們就去傳給自己的同胞,福音就傳開來了。

傳福音的行動

傳福音的行動

這福音真好 就去傳給同胞
以弗所書第二章的「一個新人」是保羅所看見的一個特別的願景。神所要得著的,在創世記第一章26節所啟示的就是「一個團體人」。聖經裏明講,頭一個人出於地,第二一個人出於天,在神眼中看,全宇宙只有兩個人,頭一個人是亞當,第二個人是基督,亞當就包括神所創造的所有的人,神所要得著的是一個人,稱之為宇宙的人,就是「團體人」,個人是有神的形象,可以彰顯神,有神的權柄可以代表神,這在創世記一章26節講得很清楚,但神當初創造的人失敗了,沒有達到神這個目標,所以基督死在十字架上,根據以弗所書第二章,祂廢掉了規條中誡命的律法,把猶太和外邦,在祂自己裏頭創造成「一個新人」,這對眾召會及召會的眾聖徒來說,真的是我們共同的願景和異象。

就天然的肉身來說:「我是一個中國人,但因為我得救了,看到了聖經中,神所要得著的,是一個新人,在這一個新人中,沒有猶太人、希利尼人,也不分哪一國的人,惟有基督是一切。」這個新人是以基督為元素,在基督這個範圍裏創造出來的,這個願景和異象真的成為眾召會的想法、觀念及價值觀,自然而然就是這樣活,回到靈裏,跟不同國籍的召會聖徒配搭,就覺得很喜樂。

周長老說,他曾針對在「台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中心」有心志參與海外宣教、正在海外宣教以及曾在海外宣教的聖徒,收集超過450份問卷,了解他們跨文化宣教的願景、英語學習之動機、跨文化適應及溝通意願等面向。結果發現,深度的願景在跨文化宣教過程中相當必要,這樣的願景可以使傳道者無視險阻與艱難,突破各種逼迫與限制,從一地到另一地,跨越過疆界與海洋,將基督福音傳開。

召會在海外

召會在海外

異象和心願 跨宣成功因素
一般人認為全球化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因素是跨文化認知和語言能力,然而該研究顯示,異象和心願,比起跨文化認知和語言能力,卻更強而有力的顯為跨文化宣教成功的因素。

而在英語學習的動機方面,周老師也得到「實用勝於興趣」的結果。從屬靈的觀點,學習英語主要不是為自己,而是為了福音的緣故,對這些宣教者而言,學英語主要不是因為興趣,而是認同;不為自己,乃為福音。

有些受訪者的英語並不見得有中等程度,同時也沒有海外經驗,但是因為他們對宣教的目的有高度的認同感,並有高超的願景,就能跨越在英語程度及文化認知上的不足,而毅然決然投入跨文化宣教工作。

此外,該研究也發現「福音工作勝過物質環境」的結果。宣教大使懷抱著「無論生死總叫基督顯大」的精神,使他們無論在任何景況都可以知足(腓立比書四章11節),積極的一面,他們也相當重視宣教工作之過程中與夥伴的合作和與人互動的重要。宣教要成功,不僅個人要有強的心志,正確的願景,也需要有好的團隊精神,密切地與夥伴合作,才能有好的果效,同時,積極與人有互動溝通,充分接觸各種人,以達宣揚福音的目的。

地方召會造就許多宣教大使,足跡遍及世界六大洲,回歸分析的結果,可以得到「願景引起動機,也更影響跨文化適應,而動機會帶出溝通之行動,行動最終也積極影響跨文化適應」。

宣教語言能力須把聖經講明白
召會給其他宗派眾教會在跨文化宣教的經驗分享是:跨文化宣教,首要重在宣教者有高超的願景(異象),看見宣教的目的是建造基督的身體,這個身體包括古今中外所有的信徒,宣教者在宣教的過程中,便清楚宣教的目的必須帶進許許多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宣教者需要具備的語言能力,就是能夠把出於神的聖經真理講得明白。

此外,跨文化宣教必須要有健康的跨文化適應,其中包括對一般環境、對工作以及與人互。的適應,良好的適應,會積極影響宣教工作的成果與持續性。宣教者的培養過程加強心志的培養,好讓跨文化宣教人員能在一切事上都學得「秘訣」(腓立比書四章12節),另一面,實施行前訓練應可有助於對異國文化的適應,訓練內容,應可介紹異國一般生活環境,跨國人際互動的特性,異國文化之特色、語言的加強訓練。邀請回國的宣教人員現身說法,也有助於將要遠行的人員有極佳的幫助,於積極的一面,於培訓過程中,應盡量提供跨文化溝通。

周復初長老(梁敬彥/攝影)

周復初長老(梁敬彥/攝影)

文章來源:基督教論壇報 https://www.ct.org.tw/1318982#ixzz56uQhZsoc